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IF= 1.8,中科院4区,JCR Q3/Q4,专注病原体检测与耐药性研究,录用率一般,审稿周期2–3个月,中国学者发文活跃的临床微生物学期刊!

时间:2025-09-10 20:34:10 | 来源:佩普学术官网 | 浏览:544
点击查看最新期刊信息  >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IF= 1.8,中科院4区,JCR Q3/Q4,专注病原体检测与耐药性研究,录用率一般,审稿周期2–3个月,中国学者发文活跃的临床微生物学期刊!

 

1.引言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创刊于1983年,由 Elsevier 出版,是感染病学与临床微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国际期刊。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4区,传染病学类4区,微生物学类4区,JCR分区为Q3/Q4。期刊主要聚焦于病原体检测方法的开发与改进、抗菌药物耐药性机制、临床诊断流程优化、医院获得性感染及耐药菌株监测。

2.期刊简介

Go to journal home page -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期刊名: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ISSN:0732-8893

创刊时间:1983

影响因子:1.8

实时影响因子:1.767

五年影响因子:1.9

中科院分区:1区TOP

JCR分区:Q3/Q4

自引率:2.9%

年发文量:68

发行频率:Monthly

3.期刊索引

4.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1.8,实时影响因子1.767。

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4区,传染病学类4区,微生物学类4区,在国内科研评价体系中属于中等水平,更偏向临床应用与实践导向。

JCR分区为传染病学小Q3,微生物学小Q4,在国际微生物学与感染学领域中属于中坚期刊,虽不在金字塔尖,但在其专注的诊断学与耐药性研究方向上具有稳定影响力。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目前5.6%,处于合理区间。

预警情况:2020-2025年均不在预警名单中

5.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发表有关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寄生虫学、与感染相关的免疫学、免疫血清学研究的文章。

稿件类型:原创研究、综述、致编辑的信。

6.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期刊年发文量2024-2025年发文量375篇,中国学者的发文量逐年增长,尤其集中在耐药菌流行病学、新型检测技术、特殊感染病例方向。

国人发文占比:

中国地区的发文量排名第1。

WOS数据显示,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

7.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审稿周期:官网显示初审时间为25天

录用率:官网未分享录用率。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录用最快46天,最慢65天,具体如下:

第一篇:6月8日投稿,8月13日接收

第二篇:6月26日投稿,8月19日接收

第三篇:7月4日投稿,8月19日接收

8.期刊版面费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支持开放获取,开放获取费用为31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万元。

9.经验分享

学者1:我的文章有两个通讯作者,有一个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可以吗?

回复:可以的。

学者2:5.2投稿,5.10送审,十天后返修意见回来,6.14返修回,7.9接收。

学者3:最近投中一篇文章,不容易,需要有点儿新的内容。速度也还可以。

学者4:还是比较快的2个月给初审结果。

学者5:小白的第一篇文章,中了。初审50天回信需要revise,花10天修回后第二天就接受了。前后正好两个月。编辑挺好的。

10.期刊总结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并不是顶尖大刊,但它是一份务实可靠、临床价值突出的期刊。它更像是研究者的“老伙伴”,能为那些有实用价值的诊断学和耐药性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合适的国际舞台。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是一个友好且稳妥的选择,尤其适合临床病例、监测研究和检测方法学论文。虽然影响因子不高,但它的文章常常在临床与公共卫生实践中发挥长期作用。

11.相关领域期刊推荐

有论文发表需求、国际出版、科研课题、临床SCI需求的作者可填写您的联系方式及需求,我们会及时联系您。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期刊资讯